突发事件不能捂着盖着丨焦点网谈
每一个重大突发事件,都是考验干部责任担当的时刻。近些年,每每发现突发公共事件,很多地方皆“被动”应对,乃至酿成舆论风波。从网络舆情处置角度来看,“捂着盖着”不仅不能稳定群众的情绪,反而可能会制造更大的恐慌。
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处乱不惊,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习惯主动发声,回应社会关切,这才是直面危机、减少损失、化解恐慌的上策。
一
突发事件具有强烈的新闻性,特别能引起公众的持续反响。近年来,政府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越来越重视,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公开透明。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突发事件惶恐心理越来越小,认识也越来越理性,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但不可否认,仍有个别职能部门与领导干部存在“恐网症”,缺乏信息公开、舆情处置思维与能力,导致一些突发事件的回复网民不买账。详细分析,表现各有不同。
一些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应对失策 图源:网络
怕担风险“拖着说”。舆论风暴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旦涉及突发事件被全国网民聚焦,那无疑是放在火上烤。有些涉事单位或认为该事件不会进一步热炒升温,想念“稳”字诀;或认为该事件很快就会被其他话题所代替,想念“转”字诀;或认为若回应将影响政绩、破坏形象,想念“避”字诀;或认为必须尽快封控删帖,想念“化”字诀;或是出了事都是“临时工”的错、基层的“错”,想念“推”字诀……种种都是不负责任的错误想法,只会将问题拖大、拖炸。
比如,某地“金钱豹外逃事件”,一直掩耳盗铃瞒报半个多月,政府部门介入后才公布消息,让公众产生很大恐慌。
简单粗暴“随便说”。一些涉事单位不想向公众进行及时回应,即便勉强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公众的心理感受不够重视,认为随随便便抛出来一个结论,网民就必须要接受,对得出结论的过程,往往一笔带过,连带着结论本身也显得不可信。这违背了“快讲事实、诚讲态度,重讲措施,慎讲结论”的基本原则,结果容易适得其反,造成网民更大愤怒。
前段时间,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后,宁夏第一时间组织成立调查组,连夜开展调查询问、勘察检验,将事故发生原因公之于众,迅速平息了舆情,这无疑是一个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及时有效回应的正面案例。
回应失焦“不会说”。若突发事件发生后,情况没有摸清、内心没有底气地走上新闻发布台,所回答的内容只能照本宣科,甚至重点失焦,或是答非所问,或是不知所云,或是泛泛而谈,不仅没有消除公众的质疑与焦虑,反而多了新的争议话题。
比如,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用11分钟介绍颈肩病的防治知识,被网民斥责“一个真敢问,一个真敢答”。在航空事故新闻发布会上,拿不出事故调查等最核心问题的进展,却回答“我们正在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等顾左右而言他的内容,网民嘲讽“回答了个寂寞”。
二
时代在发展,传播在加速。公众对突发事件更加关注,及时正确地公布回应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也是法律法规作出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应当主动公开“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这并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如果在这条题上失分,甚至零分、负分,造成的危害将很严重,也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足的一种危险信号。
舆情应对决定事件的社会影响 图源:网络
谣言跑到真相前面。“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了半个世界。”为什么谣言那么易于传播呢?因为谣言很善于抓住公众的惊慌心理、忧惧心理和猎奇心理,通过有模有样的细节使其极具煽动性,而此时官方若没有及时清楚地告知真相,各种移花接木、张冠李戴、陈年旧事就会变换着面具在网络上四处扩散,最终导致真假难辨,甚至让网民对真相不再期待、关心与相信。
比如,某地发生危险品堆垛爆炸,面对记者提问,职能部门一度沉默,导致传出了有害气体可能会向外地扩散、爆炸冲击波对人体造成伤害、一小区全灭等多条谣言,最后不得不由公安部相关官博进行辟谣。
舆情走向发生失控。舆情传播本身是有一定规律可循,但不当的新闻发布就像黑天鹅一样,一下子带偏了事件走向,给公众带来更劲爆的讨论话题,引发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公众会意识到,在突发事件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问题与隐患,这些根源值得“打破砂锅问到底”,值得蔓延开来反复审视,这样才能得到应该有的交代。若到了这个地步,就往往需要上级出面拿出权威发布,才能平息公众的质问。
比如,某地发生火灾事故,在分析重大人员伤亡原因时,过多以冰冷的技术分析回应,对公众关注的事故救援细节疑点避而不谈,本来是一次试图扑灭舆情怒火的努力,却因为回应脱离群众、不够诚恳、不接地气,最终变成火上浇油的现场。某地石化产品运输船发生泄漏,渔民能够闻到空气中的异味,而涉事公司避而不谈,环保部门只是不断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通报,一再告诉公众,安全安全很安全,却难以平息公众疑虑,直至近20天后,政府才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真相结果。
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人无信不立。公信力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不容透支。如果在新闻发布时出现立场摇摆不定、态度黑白颠倒、情况模糊不清、事实夸大离奇等乱象,那无疑是将本地本单位推入“塔西佗陷阱”的愚蠢之举,因为回应失误失败的背后,反映的是该地该单位能力水平低下,乃至政绩观的偏差,让公众不由得质疑是否存在包庇责任人的问题。
比如,在某地疫情发布会上,上级表示医疗物资特别紧缺,下级表示已得到全面缓解,在同一个发布会上,竟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如此新闻发布,与举办与回应的初衷南辕北辙,对形象造成的冲击极其深远,教训极其深刻。
三
与其说谣言止于智者,不如说谣言止于真相。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客观、真实,这六个词是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当遵循的原则,也是向社会负责、向公众负责应有的态度。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遇突发事件要主动发声 图源:pixabay
首先,主动发声,引领社会舆论。突发事件一般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具有天然的热炒属性。事件已经发生,在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若心存“捂盖子”的想法,只能给煽风点火、渲染炒作提供空间,百害而无一益。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必须抢在第一时间主动发声,向媒体发布真实权威的信息,这样既可以有效缓和公众的焦虑,又可以防止舆论事态进一步扩大,并取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其次,以诚相待,多让事实说话。每一个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要在现实中处置好,还要通过媒体平台回应好网络舆论。天下之难事,惟真诚不败。在面对悲剧的时候,检验的是天理国法人情相统一相融合的能力,要相信公众对事件的理性识别力、判断力,知晓公众的关注点、疑惑点在哪里,开门见山、不遮不掩,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就都应该实事求是告知,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运用或简洁明了、或深入细致的语言准确清晰地说明情况,让公众听明白、信得过。对责任不推不卸,拿出应有的担当,传递职能部门积极、严肃、依法、公正、稳妥的处置决心,这样才能凝聚广泛共识。
最后,持续回应,解答公众关注。突发事件在现实中的调查与处置经常是需要一个较长阶段,不能攒着说、拖着说、留着说,而是要按照事件发展走向制定方案,条理有序地持续发布信息,让每一次发布都起到“锤锤定音”的效果。发布方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比如召开新闻发布会、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专题采访等等,这样的话能够发挥安定人心的作用。有时还可以运用“网感”回应,可能更能让网民同频共振。但要注意,要视情而定,对悲伤话题不能不分场合“卖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尊重民意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要与公众保持良好畅通的交流渠道和频次,就公众问题及时回应,就一定能够有效化解危机,重树公众信心。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突发事件不是内部的事、孤立的事,而是为千家万户所关切的大事,作为职能部门,不仅不能捂着盖着,而且要动员公众与政府双向奔赴,并肩站在一起,在新闻发布中,在事件处置中,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画出最大同心圆,以此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来源:“今豫网言”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2022年中国网络诚信十件大事
- 【下一篇】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等你来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