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安全 > 治理监督 >

整治网络戾气要多下“力气”丨焦点网谈

发布时间:2023-11-22


“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开始了,那些造谣生事、火中取栗的无良自媒体,该“凉凉”了。
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批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站平台,有力遏制网络戾气传播扩散。
换句话说,那些以撩拨公共情绪为能事,以收割流量利益为乐事的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站平台,一个都跑不了。

图源:视觉中国

此次专项行动,是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一部分。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也不是矮化道德标准的地方。”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在答问时说,整治网络戾气既包括对网暴本身的整治,也要改变导致网暴存在的网络环境。
根据部署,此次专项行动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坚决打击以下7方面问题:“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斗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为;有组织地恶意辱骂举报他人;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煽动网上极端情绪。
网络戾气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以诋毁他人泄愤的,也有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的,还有以拉踩引战获取不法流量的,同时有危害社会稳定、破坏网络环境的。
此次专项行动列举的7个方面问题,涵盖了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准确界定了网络戾气的具体特点和类型,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治理网络戾气,同时也为网络用户和网络平台标注了“高压线”。

整治网络戾气 图源:新华社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现在网络表达的门槛越来越低,为什么“有话好好说”却变得越来越难?
有人故弄玄虚。“毒舌”原本是个贬义词,但近年来不仅被成功洗白,甚至还有褒义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认领标签,并堂而皇之地贯彻在网络言行中。既然是“毒舌”,自然不是什么温良之辈,口不择言不过是平常操作,兴之所至,还会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
值得一提的是,自认“毒舌”者,往往是在互联网上具有一定粉丝量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以此来彰显所谓个性,而不明就里的粉丝往往会成为被精准收割的对象。如此拿无知当个性,拿戾气当力气的无良账号,无疑是网络秩序的一大破坏源。
有人火中取栗。现实中,一些有组织的“网络水军”通过鼓动网民、水军造势、造谣等方式,对相关群体进行敲诈勒索,以此牟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做起“代骂生意”。
今年8月,在互联网某平台上,多条替他人提供网络辱骂服务的留言引起了警方的注意。最终,自称“代骂声讨一哥”的李某落入法网。据李某交代,找他下单的“老板”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情感纠纷,有的是为了商业利益,还有的只是因为玩游戏闹了矛盾……李某的所作所为,将“有奶就是娘”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人抱团作恶。“厕所号”是在二次元、追星族、游戏圈中较为流行的一类隔空喊话式账号,网友可以通过后台向该账号发送私信进行投稿,账号所有者再将投稿以匿名形式发出。以“厕所”为名,足见此类账号的特征和属性。
因为匿名性高,有些人将“网络厕所”视为法外之地,肆无忌惮地倾倒情绪垃圾;因为封闭性强,肮脏的“网络厕所”很难被圈外人察觉,与此同时,被“挂厕”的“圈内人”往往会遭受更加精准的攻击。臭气熏天的“网络厕所”里面,不少网友自称“厕妹”“厕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横冲直撞、为所欲为。

网络所”聚集负面情绪 图源:视觉中国

网络戾气不仅会导致不友善言论集中扎堆出现,而且会对网络暴力起到推波助澜作用。除此之外,网络戾气也会使一些网民肆无忌惮、恶俗黑话不断,影响社会情绪,污染网络环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是该用制度手段给网络戾气“败败火”“降降温”了。
按照通知要求,此次专项行动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深入查找问题漏洞,健全防范治理网络戾气的制度机制,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严惩问题账号。今年5月,山东破获一起网络谣言案件,有人发布“山东潍坊安丘发生一起毒饵害人凶案,因高利贷,下毒杀死4人”的虚假短视频新闻,引起社会关注。警方核查后发现,这个视频账号上发布有大量热点案事件短视频,标题惊人,但绝大部分是假新闻。
不仅如此,此人所在的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网络平台注册两个MCN机构账号,同时在网上购买142个自媒体账号,将从网上搜集到的热点案事件,随意更改时间、地点,拼凑成新闻后再次发到网上,炒作敏感案事件进行引流牟利,并以发布数量和流量计算员工报酬。对于此类以身试法的带节奏者,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整改平台问题。评论区是大多数网民参与互动的主要环节,也是网络戾气容易集中出现的场所。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首先就要强化评论区管理,不能留下死角和盲区。PK环节也是容易出现逞勇斗狠、互撕攻击、谩骂吐脏等行为的重灾区,对网络主播的动态监控不可或缺。
此外,有必要深入排查贴吧、频道、圈子、超话、小组等环节,坚决遏制网络戾气。实际上,很多问题账号,都是平台问题的折射——在算法引领流量的时代,优质的创作者和健康的内容,不仅是网络平台的口碑和价值所在,而且是能否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

整治网络戾气 图源:新华社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身处一个多元化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和想法,没必要也不应该以个人好恶去约束他人言行,更不能动辄拔刀相向、喊打喊杀。
网络戾气之所以蛊惑人心,就在于设置了一个二元对话陷阱:在这样一个非此即彼的空间中,固然拉进了圈层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激化了不同圈层之间的矛盾。面对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投喂”,如果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思考的能力,很容易固化圈层、封锁认知,形成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甚至沦为他人攫取利益的棋子而不自知。
嘈杂的舆论场中,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深度阅读与思考的能力,网络戾气自然会消弭于无形。在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加强平台监管,这是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应有之义。与此同时,不偏听偏信、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这应该是每个网友的必修课。


来源:顶端新闻

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编:450008   豫ICP备17047339号  技术支持:大河数字
  • 二维码手机站
  • 二维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