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传播 > 传播工作 >

郭全中:县级融媒体中心6大困境+3大建议

发布时间:2019-08-27

编者按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作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指示以来,全国各地媒体在融合的道路上,经过一番探索实践后,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但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化解?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为你支招。


2个层面新进展

自从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在顶层设计、模式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

首先,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1、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2、2018年9月20日至21日,中宣部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对在全国范围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出部署安排,要求2020年底基本实现在全国的全覆盖。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并要求“努力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

3、201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

4、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

其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快铺开。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主要分为省级技术平台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两部分,在省级融媒体平台上主要表现为各类云,在县级则表现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1、在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方面:

各省市的省级媒体在推进自身的媒体融合时,基本上搭建了具有延展性的融媒体技术平台;为了更好地适应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的要求,基本上采取云化的方式来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和运营维护。

做得较好的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如下: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媒立方”的基础上推出了省级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天目云”,目前已经有超过80家机构入驻;

湖北广电集团的“长江云”平台。该平台目前聚合了119个地市级媒体端口;

湖南地级和县级都设立了分中心的“红网云”;

整合天津所有媒体资源而打造的“津云”;

山西广播电视集团和山西报业集团联合投资打造的山西云媒体平台。

2、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方面:

在中央大力鼓励和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策大背景下,各省都在快速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其中,北京市、福建省等地已经实现了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浙江、河南等地预计2019年实现全覆盖。


6大困境

第一,新旧融合,比新建更难。当前县级媒体的主要形式是县级电视台,这就决定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以当地的县级电视台为主,并整合当地的其他媒体资源来组建。媒体融合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基于旧媒体的整合式融合必然会面临观念转变、人员整合、体制机制调整、利益重构等一系列难题,这也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会比直接建设新媒体更多,也更难解决。

第二,定位狭窄,依然难以跳出媒体看媒体。当前,囿于观念、能力、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仍然只是把自身定位为媒体,而没有跳出媒体看媒体,也没有充分利用体制性优势来获取其它稀缺资源,更没有致力于成为当地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抓手。

第三,观念陈旧,路径依赖。从目前传媒业发展实践整体来看,在观念上,传统媒体落后于互联网,传统电视落后于传统报刊,地市级电视台尤其是县级电视台落后于中央和省级电视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县级电视台的观念仍然停留在10年前甚至更久的时间前,它们不仅自身观念陈旧、落后,不少还有盲目自信和骄傲情绪。

县级融媒体中心观念陈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认为本身是事业单位,国家一定会兜底,自然没有动力改变;

2、仍然把自身定位为媒体,导致自身难以充分利用体制性优势;

3、由于本领恐慌,仍然较难接受采编流程的彻底重构;

4、虽然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内心深处仍然对技术有轻视之心;

5、对用户高度参与仍然抱有排斥心;

6、过度重视传统媒介的传播效果而相对轻视互联网传播的效果,重社会效益而轻经济效益,重舆论引导而轻服务能力;

7、依然摈斥“内容为王”的理念,在融合转型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内容+”思路,即只是把自身有限的内容拷贝到互联网媒介上,而不是采取“互联网+”思路;

8、依然是升级和优化既有设备,而不是按照“移动优先”“数据优先”“智能优先”的思路,进行彻底的互联网转型。例如,现在不少县级融媒体中心花费了大量的宝贵资金更新换代既有设备,重设备轻人才,重硬件轻软件,导致融合方向出现偏差。

第四,队伍老化,本领缺失。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下,对县级融媒体中心人员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队伍不容乐观,综合素质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第五,机制僵化,激励不够。县级媒体尤其是县级电视台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事业单位体制,基本上依靠财政补贴生存,不仅体制机制相对僵化,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整个单位的活力严重匮乏、市场化能力缺失、服务意识和能力低下。

第六,落后地区的资金不足,举步维艰。从县级媒体的发展实践来看,除了萧山日报、瑞安日报等40多家县级报、浙江长兴传媒等少数的县级融媒中心和县级电视台之外,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媒体,其主要收入来源都是财政补贴。对于实力强的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只要当地给予充分的重视,县级融媒中心建设的资金就会相对充足。

在实地调研中,有些地方除了给予事业编制人员收入保障外,还给予设备购置费、项目专项费和融媒体中心建设专项费等,县级市每年给予的各类补贴在数千万元之上。但是对于实力弱的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当地即使再重视,也难以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例如,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县在当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只给予200万左右的费用,除了购买用于展示的大屏之外,基本上就没有资金做其它的事情了。


3点建议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是做好定位,即当地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

首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绝不能仅仅看成是传统媒体自身的事情,而应该跳出媒体看融合,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和省级融合技术平台打造成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平台,即通过构建起“互联网+媒体+智慧政务+政府数据公开+智慧城市运营”的智能媒体新平台,在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获取尽可能多的优质资源,并且把优质资源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新能力和新平台。

其次,县级融媒体中心这一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应充分赋能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体具备如下功能:

1、主流舆论阵地功能。

通过整合县级区域内的所有媒体资源,成为当地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核心与主导力量;

2、综合服务平台功能。

在整合县级政务网站等体制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成为向当地用户提供以政务服务为核心的各类本地化服务,包括各类政务服务、党建服务、公用事业服务以及各种生活服务;

3、社区信息枢纽功能。

县级融媒体中心应积极实施下沉战略,进一步下沉到社区、街道、农村,成为当地社区信息交互、相互促进进步的重要空间,更好地促进文明程度的提升;

4、智慧城市功能。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可以作为当地智慧城市建设的牵头方和智慧城市运营的运营方,真正成为党委和政府提升现代治理能力的核心抓手。

最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定位将决定着其未来发展空间乃至成败。按照综合功能模式构建的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媒体机构,更不仅仅是独立分散的、功能单一的媒体机构,而是集结了现代传播功能、政务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社区信息功能以及智慧城市等诸多功能,真正成为当地治理能力大幅度提升的核心平台。


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编:450008   豫ICP备17047339号  技术支持:大河数字
  • 二维码手机站
  • 二维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