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媒体融合 >

用形式吸引点击借内容赢得点赞

发布时间:2019-06-2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推进网络评论工作、有效引导网上舆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实,近年来,各主流媒体无论传统媒体形式还是新媒体形式,均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开创着网评工作新局面,拓展着网评工作新空间。尤其是在推动构建大网评格局、打造精品网评品牌等方面积极尝试,不断探索。

       这其中,我们看到,人民网整合网站优质资源成立网评工作部,探索构建全网站参与、多部门策划、多媒体制作、立体式引导网评工作格局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也看到,中国青年网打造“中国人的故事”网评产品,3年多来,#中国人的故事#微话题阅读量突破12.3亿,讨论量50.7万。

       在打造要速度有速度、要深度有深度、要力度有力度,且社会反响强烈的网络评论佳品方面,主流媒体的声音是不可替代的,不管是此前的于洋案,还是最近的华为、孙小果事件,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依然强劲。这也提醒我们,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一定要及时发声、及时表态,网评在网络有争议的时候要及时鲜明地表达客观立场。

       原来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这种情况下,不同年龄层、不同知识结构的网民,他们看网评内容选取的形态也不一样,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因此,构建大网评的过程中全形态输出已成必然。

       同时,现在的传播更多是信息找人的状态,我们提供的网评信息能不能影响到我们想要影响的人,就决定了网评的成效。全媒体时代更为强调分众传播,我们也不能指望一篇评论能满足所有网络传播的需求。当我们看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时,已经成为一个特定读者,因此可以发现,尤其是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产品,有着精准读者对象,这也给网评一个启示——只要指望一篇网评能够锁定想要锁定的受众群就可以了,同时,可以用不同网评针对不同读者群,最终便呈现了一个整体的聚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栏目化建设,不求受众喜欢所有内容,但是期待每一个网友能在某个栏目里面找到特别适合他的点,以此提高用户的黏度。

       虽然说优质内容始终是网评制胜的法宝,但融媒体环境下,形式和内容是缺一不可的。面对融媒体时代的网民,形式能够吸引他们点击,好内容能够赢得他们点赞。渠道、产品、技术等为网评产品创造了更宽广的空间,这些是更好更快更广泛传播主流网评的突破口。对于网评融媒体产品,内容提质,形式出新,才能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构建大网评,推动深度融合,其实更多是一种表达方式的融合,把动图、音频、视频等各种方式融合到网评产品中,实际上是一个多样化的、多样态的传播。这时候,网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影像,是声音,是参与和互动。大网评时代的深度融合,也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方式的融合,更是人员的融合、机制的融合和思想的融合。同时,还要有产品思维,要通过数据了解用户喜好,把握用户思维和行为特征,甚至要考虑投放的时间和形式、分发的平台,以及后续的反馈等。

       当然,今天这个时代,思想和观点的稀缺性依然十分明显,因此,评论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观点,在这一点上,不是形式包装得有多花哨就算成功了,即便吸引了眼球,不能走到受众心里,这样的评论仍是意义不大的。

       此外,应该引起行业主管部门重视的是网评人员的匮乏现象,随着移动网络的深入,细分趋势带动下的网评内容也越来越垂直,这对专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网评人员的专业覆盖而言是远远不足的。如果没有专业度,泛泛而谈,是不能达到传播效果的。如果盲目地看着网上有什么,跟随着网络民意的话,有可能陷入盲动,这是当下网评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共河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邮编:450008   豫ICP备17047339号  技术支持:大河数字
  • 二维码手机站
  • 二维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