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4K+AI:全媒体传播格局下主流媒体创新之路
2019年3月16日,《求是》杂志第六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向来重视互联网催生的新闻传播新技术、新机制与新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成为主流媒体的发展方向。传统媒体必须适应信息传播的移动化、互动化、社交化、定制化的趋势,通过技术革命带来叙事方式的革新与传播渠道的扩展。面对新媒体的巨大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迫切需要开拓创新。
5G+4K+AI是技术引领的一体化创新战略
2019年5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4K+AI应用实验室揭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指出,围绕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目标,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技术引领,深化融合发展,将5G+4K+AI战略布局作为总台发展的新引擎。
5G+4K+AI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全面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和规律基础上的重大战略部署。5G强调的是移动优先,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制高点。AI是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如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4K则更多与超高清产业的撬动相关联。中国预计将成为全球最大的4K超高清市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于2018年10月1日推出4K超高清频道(CCTV UHD)。通过建设4K超高清电视技术体系,提高4K超高清节目年生产能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带动我国文化、信息和电子产业数万亿的产业规模增量。
5G+4K+AI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提出的创新发展之路,对于其未来发展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关乎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关键一步。5G+4K+AI战略紧紧围绕新型信息革命成果的开发与应用进行实施,旗帜鲜明地将科技强台与科技引领作为发展方向,将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与文化融合作为战略推进的三驾马车,目的在于建立新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进行全媒体传播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增强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
5G+4K+AI将传媒业带入万物互联智能时代
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移动通信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连接的广度与深度上。国际电信联盟ITU-R的官方定义可能过于技术化,可以理解为:第一,增强机器之间的通信。第二,支持连接大量的设备。第三,支持物联网的广泛应用。
5G设计之初主要考虑未来五年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两大需求,一是流量,特别是快速上升的视频流量。例如,2017年全球流量为56EB,到2022年预计达到240EB,这需要5G网络来提供支持。二是物联网。机器之间的通信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设备电池长寿命、设备体积和降低网络复杂性。5G在设计上已经充分考虑到物联网的诸多现实技术问题。
5G提供大规模机器之间通信的能力,这将带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宽带服务与无处不在的媒体体验。手机、计算机、机器人、传感器设备与基础设施之间均可以通信访问,同时,机器、汽车、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安全之间的通信也都将相互连接。
5G网络具有永远在线和实时响应两大特征。5G进入普及发展阶段后,就可以做到连接一切,那时新服务和新应用将大量出现,从医疗保健到智能城市,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虚拟体育和远程工业机器操作等,都将大量普及。
移动手机作为当前互联网服务的主要入口,对于人工智能的需求较为迫切,美颜相机、虚拟助手、生物特征、图像识别、机器翻译等都已开始实际应用AI技术。商业互联网公司较早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并提前进行行业布局。
得益于数据的增多、计算能力的增强、学习算法的成熟以及应用场景的丰富,传统媒体近年来也开始关注智能化内容生产领域。BBC、美联社、CNN等都在研究如何利用AI技术以增强新闻生产的能力,涉及的领域包括机器写作、传感器新闻、短视频、自主决策系统和智能分发等。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AI对于新闻内容生产的应用研究,包括新闻采编与加工;二是AI所引发的伦理、监管及风险问题。在融合社会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础上,AI在网络信息传播的应用不断接近解释有关人类个体认知与群体行为的重要问题,并衍生出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工具。
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我国广播电视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尽早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应用相结合,以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推动广播电视改革,坚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宣传导向,推动新闻生产在全媒体维度下的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壮大、拓展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AI融合赋能成为2019年重要的媒体技术趋势。深度学习、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机器视觉、逻辑推理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的突破,驱动传媒技术从传输覆盖导向转型为智能化的全媒体传播导向。人工智能将推动传媒业进入智能媒体时代。新闻学、传播学与计算机领域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等科学研究结合,在媒体自动文本生成领域能有效训练机器阅读、理解与写作,构建内容生产的自动化与半自动化。除了数据科学家,政治科学、心理学、人类学背景的学者也会参与其中。
人工智能将为主流媒体的生产力优化带来大幅改善,主要体现在内容采集、内容加工、内容分发与内容管理,一些繁重的查资料和编辑的任务可能由机器来快速完成,机器完成的准成品或草稿再由富有经验的编辑和资深制作人员进行把关,媒体机构为此将减少一些重复劳动的职位。大多数节目的配音、字幕、翻译,甚至图表的可视化,都将由机器自动完成。对于一些影视公司或视频平台公司而言,人工智能还意味着在故事结构和用户交互设计上存在新的可能性。
5G+4K+AI对于我国传媒生态的重要影响
从技术历史学的角度来看,5G+4K+AI作为新兴技术的应用并非是中立的,技术是文化价值观的体现。我们今天面对的信息环境不是由新技术的兴起而决定,而是由制度、文化、政治因素以及新旧媒体的持续参与而决定。5G+4K+AI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的媒介观、文化观和制度观,探索的是一条不同于西方传媒业的发展道路。
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y)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录像带、DVD都可以归为早期的新兴技术产品。20世纪90年代之后,融合成为一个总体性的概括,用来描述数字媒体的出现所促成的新的媒体实践、竞争战略、产业管理和技术协同效应。传统媒体的内容通过新兴技术的应用“溢出”到新的传播渠道,广播电视内容也可以在其他平台上提供,或者转换为不同用途的内容产品,这些都可以视为不同时期传媒业融合发展的成效。
虽然西方的技术自由主义者将数字化视为一种积极的、令人兴奋的、革命性的现象,但是必须承认的是,今天在比特基础上形成的信息流,对于假新闻和“另类事实”的泛滥负有责任。传统媒体的社会约束功能因此被破坏,窄化的生活方式激增,网络飞地不断扩散。新媒体与网络提供越来越多的个体参与传播的途径,但是沟通工具和社交平台往往掩盖了推动其使用和普及的制度力量和主流话语。
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与更具挑战性的舆论引导要求,主流媒体需要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5G+4K+AI战略将使我国广播电视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产生明显提高,让主流媒体更好地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5G+4K+AI战略不仅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于先进传媒技术的一次重要部署,更是反映出我国主流媒体对于当前人类社会信息生产、信息传播和信息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主动设计与自我更新,这对于我国媒体产业的未来增长与文化塑造将产生重要而持续的影响。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研究中心主任)
- 【上一篇】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长江云“1+N”模式的四大效应
- 【下一篇】一张图带你看懂“互联网+政务服务”